在"一生必去的台灣100個景點",曾經介紹過的燕巢滾滾泥漿. 烏山頂泥火山保留區,位於高雄縣燕巢鄉金山村,也可稱為燕巢泥火山.
往山上的路,又小,部份路段很陡,很難會車,開/騎車要小心. 遊客在入口處,要先行登記.不用任何證件,只要同行其中一位代表,填上相關資料,即可進入.開放時間為 8:00~18:00.
網路google到的資料解說 "泥火山是個構造現象,不是火山,是借著火山名字來形容,是一個斷層帶,是一個破裂帶,底下會湧現泥漿出來,跟真正的火山不同,有泥有水分有氣體的形態."
呈休眠狀態中的噴泥錐~ 高約3.5公尺, 坡度約50度. 試著想像當初活動中的它,應該很壯觀.
在遠遠的入口處,就可以 聽見「啵、啵」的聲響.像極了有韻率感宏大的鼓聲. 現場總共看到三座,僅此座還有在活動. 湧泥漿的溫度大約是28度.人不要靠的太近,不然很容易被噴出的泥漿親到.
這個是噴泥盆. 接下來個三連拍
另一側樹林裡,還有一個小小的噴泥洞
龜裂的紋路
在入口處旁邊,還有一個剛剛萌芽的小噴泉泥. 志工說:這是今天才冒出來的. 由此看來,說不一定我們N年後再回來看,這邊或許風貌又大大的不同了.
離開此處,接下來驅車前往"新養女湖". 車程只需短短的幾分鐘.
這裡泥漿的態勢又怎的不大一樣了. 呈現出來的就像是正在煮沸的開水. 不停的咕嚕,咕嚕冒著泡.
這邊是私人產地.有賣一些零嘴小吃的. 我們有"交觀"他們的泥漿蛋. 聽說有比較Q啦.我是沒什麼感覺.
這是今天的另一個景點 - 田寮月世界
遊客少的可憐. 除了我們,在停留期間,只遇到小貓兩三隻. 另外,可能也因為前陣子下大雨的關係,岩層被沖刷下來.原本有的路,已經被泥漿覆蓋.